极目新闻记者 张万军 通讯员 程猛 11月18日,咸宁市政府新闻办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解读实施《咸宁市农业高质量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和系列配套细则。极目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至2027年,咸宁市将统筹市县两级资金,设立总规模1.5亿元(每年5000万元)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基金,探索强农强农发展动力。发布会上,咸宁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吴凡介绍了《管理办法》出台的背景。目前,t咸宁市农业产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大量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在扩大再生产、技术升级、市场开拓等方面对资金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财政扶持资金,从“输血”到“造血”,发挥更大的引导和扣押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也需要相关部门和单位创新机制。 《管理办法》拟明确自2025年至2027年,咸宁市、县两级每年集中资金5000万元,委托市高新技术投资集团运营。主要围绕农业产业体系“3+7”科技成果、种业培育、精深加工、智能数字化转型。 《管理办法》显示,该基金实行政策性补贴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运作方式。一是先UP UP再分享,每年安排3000万元补贴符合条件的农业主体。符合条件时,补贴将转为股权,由市高新技术投资集团持有。按照“适当回报”的原则逐步退出,退出资金将回归基金专用账户轮换使用。二是贷款贴息。每年安排贴息资金1000万元。合作银行通过“先金通”平台向目标企业发放贷款。基金支持按年计算超过LPR(市场报价利率)的份额,最高贴现率不超过0.8%。三是特色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因。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围绕农业产业“3+7”打造特色农业保险。在不同地区现有农业保险政策不减少的前提下,市级按45%的比例给予保费补贴,对保障不足的地区进行补贴。吴帆表示,《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实施,是咸宁改革支农机制和农业金融支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基金规范高效运作,有效解决农业企业资金困难,激发各要素活力,为咸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增产提速。专业版为工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