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陈铮)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大冶市税务局成功实施以“一码”数字身份为核心的房产税费全要素数字化服务和营业厅优化收费“房e码”改革,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管理效率树立了新标杆。
“房屋E码”改革重点打造“一房一码”数字身份。通过全面清理和规范住房涉税数据,积极对接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城乡建设、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不动产登记中心等部门,系统采集征地、规划建设、预售交易、产权登记、权属全链条数据。截至目前,已超过一百万采集了多条与房屋相关的各类数据,为每一套房产赋予了唯一的“房屋e码”数字身份,构建了覆盖房产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档案,实现了管理对象的高度数字化、可视化。
依托“宅e码”数据展示和应用平台,大冶税务局致力于改变场景,服务和管理效率显着提升。
服务端,我们率先在契税缴税窗口推行“扫码缴税”模式。纳税人缴纳契税时,工作人员扫描房产证上的“房屋e码”,系统即可自动输出房产基本信息、历史交易记录、计税依据等,并生成预填申报表。办税时间由10分钟左右缩短至3分钟,效率提升超过70%。受到纳税人的高度评价:“没想到这么快,用料也少,方便!”
管理方面,“房屋e码”深度融入“房产登记+房证交接+民生服务”、“押金过户”等改革场景。例如,在“房手证手”活动中,业主可利用“房e码”相关信息,同步办理房产证、备缴税款,并完成该地区水、电、水的转让联名申请。 2025年以来,已通过该模式为715户家庭提供服务,税收502.9万元,完成720户水电联调,实现了“一件事同时办到”,极大改善了群众感受。
同时,通过自动比对“房屋e码”我信息中,本市可以有效识别“有房无地”、交易价格异常、税源信息缺失等风险点,初步建立风险防控环节。例如,税务管理人员通过扫描平台,成功发现并处理了某商业综合体城市税使用中因历史原因出现的纳税申报异常情况,防控税收损失67万余元。 2025年以来,通过此类风险扫描,共化解疑似风险129起,涉及税费167.74万元,有效构筑了廉洁安全的坚强防线。
此外,针对改革中遇到的数据共享的深度和实时性、功能平台的扩展、系统集成、数据安全等挑战,当日市级税收设计,主张分级分类、分步实施。p推广策略,强化技术支撑和平台差异化,注重细化集思广益,发展平台运营。下一步复制推广运行安全机制是机制建议,旨在为全省乃至全国类似改革提供“大业经验”。